河北省唐山市滦县是农业部命名的牛奶生产强县。但多年来,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低、经营粗放,一直是该县奶业发展的一大“软肋”。分户散养方式不利于养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制约了养殖效益水平的提高,也加大了防疫及鲜奶质量监管的难度,更恶化了人居环境。因此,推进规模化养殖,促进养殖业集约化发展一直是该县努力寻求破解办法的难题。军英牧场创造了家庭养殖集中寄养模式,实现了牧场、养殖户和社会的互利多赢,为该县引导散养户牵牛出村入场、推进养殖业集约化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积极完善牧场经营发展环境滦县军英牧场是一家占地150多亩,可存栏奶牛上千头,并配置标准机械化挤奶厅的规模养殖场。2008年,该牧场被确定为县科学发展模式试验示范单位。军英牧场以此为契机,积极完善软件和硬件设施,并在吸引散户进场养殖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完善硬件设施,扩大养殖能力。按照试验示范工作目标,军英牧场对自身的发展进行了科学规划,在养殖硬件设施上符合科学养殖的标准,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投资1200万元,扩建并完善了更符合奶牛生活习性的牛舍以及消毒室、病牛隔离室、化验室、双坑道挤奶大厅等附属设施,牧场的存栏能力大幅度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更加先进,养殖安全更有保证。目前,奶牛存栏已达1900头,其中寄养奶牛900头。为妥善处理和集中利用牲畜粪便,推进生态养殖,军英牧场配套建设了500立方沼气池一座,且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所产沼气不仅可满足牧场需要,还可供120户农民生活用气。今年牧场还将建设生态农业种植园,实现沼气的综合利用。
二是强化科学管理,提升养殖水平。实行统一规划建设,统一品种改良,统一防疫灭病,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机械挤奶,统一档案管理,分户饲养的“六统一分”运行模式,全面实行科学规范化养殖。聘用畜牧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指导,全面细化管理。在科学指导下,每天喂料次数由3次增加至4次,挤奶次数由3次改为2次;改吃养殖场统一配制的优质草料;坚持奶牛疾病治疗不使用青霉素等对奶质影响较大的药剂等等。这些措施使单头奶牛平均产奶量显著提高,奶牛常见病明显减少,鲜奶品质大幅提升。
三是制定扶持政策,吸引农户寄养。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军英牧场积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养殖户进场养殖。散养户进场寄养免收场地费、设施费、水电费,提供价格优惠的高质量饲草,为寄养户扩大养殖规模提供资金支持等等。同时,寄养10头以上的农户免费使用沼气,寄养5头以上的半价使用沼气。在优惠条件的吸引下,寄养户余德民、阚立春从2007年寄牛进场养殖以来,养殖数量分别增长了10头以上。牧场还依托规模优势,积极做好与乳制品企业的对接,不断提高为奶农服务的水平,强化共同抵御市场冲击的能力。御淑堂减肥组合去皱丰胸精油评价排名有效去痘精油排行榜润肤好用纤体产品评价
集中寄养模式实现互利多赢随着军英牧场家庭养殖集中寄养模式工作的不断深入,模式优势充分展现,真正实现了牧场、养殖户及社会的互利多赢。一是奶源安全有保证。“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奶制品企业视奶源安全为企业生命线,对奶源检测日益严格。奶制品企业对牧场机械化挤奶厅进行托管,全程监控企业对牧场鲜奶收购过程,从而确保了奶源的安全,为企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养殖安全有保证。“六统一分”的养殖模式有效提高了养殖管理和技术水平,促进了养殖业健康发展。有科研院所、乳品企业强大的技术保障作后盾,规模养殖场从规划布局、牛群结构、品种改良到饲喂管理都更科学、更规范,牛群综合生产能力明显优于散养模式。牧场规模养殖整齐划一,建档记录,集中密集防疫,能有效杜绝漏防现象,使养殖安全更有保障。三是牧场规模效益提升。养殖场设施利用实现了最大化,并且牧场在没有投入购牛资金的情况下扩大了养殖规模,增加了牛奶产量,规模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合作的奶制品企业还对牧场给予了支持,给付牧场0.2元/千克管理补贴。四是农户养殖效益提高。寄养户在不负担养殖场投资的情况下,却共享了养殖场的基础设施、技术支持和科学管理。据测算,目前,规模养殖场单头奶牛每天平均产奶量比散养模式高1.2千克,鲜奶销售价格比散养每千克高0.25元~0.50元,奶牛平均泌乳天数比散养模式多18天。因此,入场寄养的每头标准奶牛比散养奶牛年效益高1600元左右。五是促进人居环境改善。传统庭院养殖对人居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军英牧场充分发挥龙头作用,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鼓励养殖户进场养殖,同时,又通过沼气入户为农民提供清洁能源,为农村改变传统散养模式、牵牛出村、净化农村环境探索了一条新路。六是促进劳务经济发展。集中寄托养较庭院散养节省近三分之一劳动力,而全托管方式更将使奶农彻底解放出来,从养殖业退出的剩余劳动力将转向发展劳务经济。近年来,茨榆坨工业区发展迅猛,入驻企业达到20家,有6家已经建成投产。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将为工业区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军英牧场家庭养殖集中寄养模式,为滦县乃至全市养殖业实现科学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为推广该模式并重新振兴唐山奶业,2008年10月,唐山市在茨榆坨镇召开农业科学发展示范工程建设现场会,并在茨榆坨镇、小马庄镇范围内,规划建设了“万头奶牛规模养殖区”。目前,区内建成和在建的牧场有8家,其中建成的有军英牧场和佳和牧场两家,在建的有顺和牧场、保全牧场等6家。这些牧场建成后存栏规模将达到2万多头,并将全部采用军英牧场的家庭养殖集中寄养模式,将会极大地带动散养户牵牛出村进场,进而推进全县集约化养殖再上新台阶。
首页
协会动态
军英牧场探索奶牛养殖新模式
协会建设
乳业资讯